食品加工行業,如魚類粉碎生產線上,準確測量原料(如魚塊)的物位對于保證產品質量、提高生產效率以及節約成本至關重要。雷達物位計作為一種非接觸式測量技術,以其高精度、高可靠性和適應性強等優點,在魚類粉碎機上的物位測量中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和優勢。
魚類作為粉碎機的處理對象,具有獨特的物理特性。首先,魚的個體大小不一,從幾厘米長的小魚到幾十厘米長的大魚都有,這導致了粉碎過程中物料粒度的不均勻性。大塊的魚肉需要更長時間的粉碎,而小塊魚肉則容易迅速被破碎成細小顆粒。這種粒度差異對雷達物位計的測量提出了挑戰,因為不同大小的物料對雷達波的反射特性可能有所不同。其次,魚的含水量較高,通常在70%至80%之間,這使得物料具有一定的粘性和流動性。在粉碎過程中,魚肉容易被擠壓成團或粘附在粉碎機內壁上,影響物位的準確測量。此外,魚的油脂含量也會影響物料的流動性和反射特性,進一步增加了測量的復雜性。
(圖源網絡)
魚類粉碎機的料倉通常設計為圓柱形或圓錐形,以適應不同的生產工藝和場地布局。圓柱形料倉結構簡單,制造成本低,但物料在其中的流動特性較為復雜,容易出現“鼠洞”現象,即物料從中心部位快速流出,而周圍物料則移動緩慢,導致料位測量不準確。圓錐形料倉雖然能夠改善物料的流動性,減少“鼠洞”現象的發生,但其內部空間逐漸縮小,對雷達波的傳播和反射產生一定的影響,需要雷達物位計具有更好的角度適應性和信號處理能力。另外,料倉的材質(如不銹鋼、碳鋼等)也會影響雷達波的反射效果,不同材質對雷達波的吸收和散射程度不同,因此需要雷達物位計能夠針對不同材質進行校準和補償。
魚類粉碎機的進料通常是間歇性的,即將整條魚或一批魚塊一次性倒入料倉中。這種進料方式會導致料位在短時間內迅速上升,然后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上。然而,在實際生產過程中,由于魚的大小和數量難以精確控制,每次進料量可能會有所不同,這就要求雷達物位計能夠快速響應料位的變化,并準確測量不同進料量下的物位高度。出料方面,魚類粉碎機一般采用連續出料的方式,粉碎后的魚漿通過管道或輸送帶輸送到下一個工序。在出料過程中,料位會逐漸下降,但由于魚肉的粘性和流動性,可能會出現部分物料殘留在料倉底部或死角處,導致實際料位與測量值之間存在偏差。因此,雷達物位計需要具備一定的穿透能力和抗干擾能力,以準確測量真實料位。
雷達物位計采用微波脈沖信號進行測量,其精度很高,能夠滿足魚類粉碎機對物位測量精度的要求。無論是在空倉狀態還是在滿倉狀態下,雷達物位計都能夠準確地測量出料位的高度,為生產過程的控制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。例如,在魚類粉碎生產線上,準確的物位測量有助于確保每批魚塊都能得到充分粉碎,避免因料位不足或過高而導致的生產質量問題。與傳統的接觸式物位計(如電容式、電阻式等)相比,雷達物位計無需與物料直接接觸,而是通過發射雷達波并接收反射回來的信號來測量物位。這種非接觸式測量方式具有諸多優點。首先,它避免了因物料的特性(如粘性、濕度、腐蝕性等)對傳感器造成的損壞或影響,延長了傳感器的使用壽命。在魚類粉碎過程中,由于魚的含水量高且具有一定的腐蝕性,使用接觸式物位計容易受到腐蝕和污染,而雷達物位計則不存在這些問題。其次,非接觸式測量不會對物料的流動產生干擾,保證了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穩定性。在魚類粉碎機中,物料的流動狀態直接影響粉碎效果和生產效率,因此保持物料的自然流動狀態至關重要。魚類粉碎生產線的工作環境通常比較惡劣,存在潮濕、高溫、異味等問題。雷達物位計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耐腐蝕性,能夠在這種環境下正常工作。其外殼采用高強度材料制造,可以有效防止水分和腐蝕性氣體進入內部,保護電子元件不受損壞。同時,雷達物位計的工作溫度范圍較廣,一般可在-40℃至+200℃之間正常工作,能夠滿足魚類粉碎生產線的溫度要求。此外,雷達物位計還具有較強的抗粉塵干擾能力,在粉碎過程中產生的魚屑和粉塵不會影響其測量性能,保證了測量結果的可靠性。
某大型魚類加工廠主要生產魚糜、魚油等產品,其魚類粉碎生產線采用了先進的雷達物位計進行物位測量和控制。在該生產線上,雷達物位計被安裝在多個關鍵位置,包括原料儲存罐、中間緩沖罐和成品罐等。通過對這些罐體的物位進行實時監測和精確控制,工廠實現了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管理。例如,在原料儲存罐中,雷達物位計能夠及時準確地測量出魚塊的儲量,當儲量低于設定值時自動發出報警信號并啟動進料系統進行加料;在中間緩沖罐中,根據雷達物位計的測量數據調節粉碎機的運行速度和出料量,確保物料的連續穩定供應;在成品罐中,嚴格控制物位高度以保證產品質量和包裝效率。據統計,自從采用雷達物位計后,該工廠的生產效率提高了20%,產品合格率提升了15%,同時減少了原材料浪費和人工成本。
咨詢熱線
400-1610-067售后咨詢
劉工:18610116715
薛工:18610116706
掃碼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