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前我們了解了雷達液位計回波曲線,那回波處理肯定是與之密不可分的,早期的回波處理是什么樣的?經過發展后,回波處理又是什么樣的,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了解回波處理的發展歷程!
雷達液位計的回波信號處理來源于超聲波物位測量,因為兩者都是基于回波測距原理來測量物位的。因此工作的必要條件是必須接收到被測材料的表面共振,然后據此計算距離并轉換成相應的電信號輸出。在實際應用中,情況比較復雜,微波傳播會衰減,短時回波量大,遠距離遙測范圍小。被測材料的介電常數也影響回波幅度,介電常數高的回波幅度大,被測液體回波大,因為液面是水平的,反射信號強。固體表面粗糙且具有安息角,會產生漫反射并導致信號微弱,各種原因導致回波大小波動很大。
此外,倉內還有橫梁、各種緊固件、焊接等,將產生反射回波并與待接收的材料表面反射的回波混合。還有一個大的電機會啟動和停止,開關晶閘管會導致電源產生尖銳的脈沖,這些脈沖也會疊加在接收波形上。要想可靠地測量料位,首先要保證能夠接收到需要的料位回波,還必須能夠在上述眾多的回波中區分出自己需要的料位回波,比如測量距離正確。這是回波信號處理要解決的任務,也是測量的關鍵。早期的超聲波液位計在解決了上述問題,測量可靠后,才逐漸被人們接受和推廣。它與雷達物位計的區別在于所使用的能量波不同,微波發射后,接收回波并轉換為電信號,后續的信號處理與超聲波物位測量完全相同。因此,原來的超聲波物位計廠家在研制雷達液位計時,很自然地將他們的超聲波信號處理技術融入到雷達液位計中。
早期的回波處理,一旦轉換成電信號,回波就非常微弱,范圍從幾毫伏到幾百毫伏不等。早期采用單一的閾值曲線來選擇回波,選擇第一個達到閾值的回波。由于回波信號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加而減弱,通常采用時變值曲線,近距離高于遠距離,可根據現場情況進行調整。如果多次回波達到閾值,且第一波不是材料表面回波,技術人員必須用示波器觀察回波曲線,調整閾值曲線,才能確認材料表面回波,非常的不方便。后來隨著技術的發展,數字回波處理出現了,首先將微處理器集成到超聲波液位計中,將測量和信號處理數字化。數字化和存儲作為數字信號處理的基礎,將應用經驗與超聲波液位計積累的經驗相結合。水泥、食品、礦業等行業在聲智能回波處理軟件中,利用軟件算法對回波曲線中的多個回波進行分析,找出所需的物料表面回波,此方法一直沿用至今,方便且智能。
咨詢熱線
400-1610-067售后咨詢
劉工:18610116715
薛工:18610116706
掃碼咨詢